为保证您所有功能正常使用,建议您使用Chrome浏览器访问
认证信息: 查看
姓名: 谢先生
手机: 1867874****(下单后可见)
地址: 山东省曲阜市春秋华庭
魏玛德国-买卖二手书,就上旧书街

魏玛德国


北京大学出版社 / 姚峰译,聂品格校译

9787301311479

¥60.00   ¥80.00

全新     文学艺术
始于战争与革命交织的1918年,终于纳粹上台执政的1933年
德国历史上首个民主共和国,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?
这是希特勒羽翼渐丰、极端右翼崛起的时代,
也是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、大师云集的时代。
一部包罗万象、惊心动魄的魏玛共和国通史
历时逾14年的魏玛共和国,不只是历时12年的第三帝国的前奏
《纽约时报书评》编辑推荐图书  《金融时报》年度好书之一
——【内容简介】——
前承一战战败,后启第三帝国,魏玛共和国经历了逾14年动荡不已的发展历程,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:一方面,无法摆脱战争赔款重担,经济危机不断,社会矛盾重重,政治四分五裂,最终极端右翼崛起,民主共和国消亡;另一方面,社会福利制度和妇女选举权得到确立,大众消费兴起,文学、艺术、思想等领域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,众多德国人沉湎于柏林式五光十色、充满刺激的现代化都市生活。
在本书中,韦茨引领读者在魏玛时代的柏林漫步,辗转于咖啡馆、夜总会、电影院、百货商场和公共住宅,观察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。我们也将邂逅各领域的杰出人物,与小说家托马斯·曼、建筑师埃里克·门德尔松、评论家克拉考尔、哲学家海德格尔等同行,见证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,聆听他们对现代性的反思。
纳粹上台后,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流亡海外,将锐意创新与反思的魏玛精神播撒至全世界。时至今日,在日本、土耳其、美国,于建筑、电影、思想中,仍能看到魏玛遗产闪耀的光芒。韦茨强调,我们不应总是从历时12年的第三帝国出发,将魏玛共和国简单视为纳粹时代的前奏,而应从全球视角出发,重估其历史成就和丰富遗产。
——【编辑推荐】——
(1)比《巴比伦柏林》更真实!一部包罗万象的魏玛共和国通史,再现1918—1933年德国风云激荡的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和文化史。
(2)魏玛共和国不只是第三帝国的前夜。以全球史视角,剖析这一时期相互纠缠的内政外交,并重新评价魏玛文化丰富的全球性遗产。
(3)刻画日常生活变迁,描摹不同阶层对时代变革的真实感受,既关注退伍士兵、失业工人、中产阶级、新女性,也展现社会改革者、天才艺术家、知识分子的大胆探索和跌宕经历。
(4)《纽约时报书评》编辑推荐图书,《金融时报》年度好书之一。霍布斯鲍姆等多位知名学者赞誉推荐,已有西班牙语、意大利语、瑞典语、波兰语等多个语言版本。
(5)精选70幅图片(含16页彩插),囊括竞选海报、绘画、建筑、电影等,呈现魏玛时代政治经济危机与先锋艺术文化之间的碰撞。
——【名人推荐】——
一部佳作,配图精美……魏玛不仅仅是一个德国现象……该书对魏玛德国做了极佳介绍,可能是现存最好的导读性著作。
——艾瑞克·霍布斯鲍姆(Eric Hobsbawm),《伦敦图书评论》(London Review of Books)
本书涵盖了魏玛德国所有重要主题,从政治到文学,从建筑到经济,从电影到意识形态。这是一部杰出的著作,文笔优美,结构精巧,出自一位成熟持重、学识渊博、思想深刻的作者之手。
——奥默·巴托夫(Omer Bartov),布朗大学欧洲史教授
本书并非寻常可见的魏玛共和国史。韦茨毫不费力地将政治与经济、哲学与文学、艺术和建筑融合在一起,描绘出一幅激动人心的魏玛文化画卷。魏玛文化纵使积弊重重,也难掩其丰富的创造力。从海德格尔到希特勒,从包豪斯到公共住房,从托马斯·曼到弗里茨·朗,西方现代性的诸多要素诞生于此,其中存在辉煌,亦不乏梦魇。
——约瑟夫·约菲(Josef Joffe),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
埃里克·韦茨,这位以研究德国左派而知名的美国历史学家,为英语读者贡献了一部迄今为止最有条理、包罗万象且引人入胜的魏玛德国史著作。作为德国首个民主共和国,魏玛共和国成了一个遭遇围攻、深陷困境的大众政治和文化试验场,首都柏林尤其如此:始终笼罩在战败阴影下,无法摆脱沉重的历史包袱,政治上深陷分歧,但仍持续大胆无畏地探究现代性。
——查尔斯·梅尔(Charles Maier),哈佛大学欧洲史教授
大量历史照片为《魏玛德国》一书增色不少。韦茨这部可读性极高的魏玛共和国通史,吸收了关于后一战时期德国的最新研究成果。在我看来,该书刻画了魏玛德国夹在自由民主的现代性与保守专制的反动之间,于风雨飘摇中挣扎求生的图景,远胜其他任何著作。
——V. R. 贝格哈恩(V. R. Berghahn),哥伦比亚大学德国和现代欧洲史教授
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穿过魏玛政治和经济迷宫的可靠指南,也很好地介绍了当时塑造众多女性的社会革命。这场革命使得许多女性——远非所有女性——不再那么依赖丈夫、炉灶和家庭。在极为精彩的一章中,韦茨带领我们在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漫步,辗转于这个无眠大都市的各个角落:从波茨坦广场周围精致闪亮的咖啡馆,到伊舍伍德笔下的卡巴莱歌舞厅和乌烟瘴气的酒吧;从令人神清气爽的万湖湖畔,到威丁区潮湿憋闷的工人住宅。
——《经济学人》(The Economist)
若讨论1918年后的德国,就不可能不关注其政治和金融的动荡……本书清晰详细地阐述了这方面内容,还透彻分析了该时期共产党人、民主党人和保守派之间的复杂角力……但在韦茨看来,魏玛之所以引人入胜,更在于它所代表的艺术激情和思想火花……这场文化上的大爆发,在他富于激情和说服力的文字中,尽显于读者眼前。本书还以毫无虚饰的语言,将我们带入20世纪20年代柏林充满活力的大都会氛围……通过对威权主义崛起的回顾,作者似乎为美国在9·11后布什时期的政治浩劫提供了一面镜子。
——《金融时报》(The Financial Times)
韦茨在对(魏玛时代)作品的精彩解读中,摒弃了深奥的分析,而将它们看作理解一个世界的全新尝试;在这个世界中,对权威和秩序、阶级和性别、财富和贫穷的信念不再牢不可破。该书极具创意的一章是想象在柏林漫步,观察这个城市不同阶层的日常生活……该书将文化、政治和城市生活联系起来,这一点胜过大多数历史著作。
——《纽约时报书评》(New York Times Book Review)
在1918—1933年动荡的魏玛时期,旧社会似乎已分崩离析,德国成了一个宪政民主国家,艺术上百花齐放,现代自由思想蓬勃发展,经济和政治不断遭遇危机,最终结束于纳粹掌权。这一时期通常被视为纳粹时代的前奏,但韦茨表明,魏玛远远不止于此……如果魏玛德国的书只读一本,请选择这一本。
——《图书馆杂志》(Library Journal)
本书引领读者在魏玛时代的柏林穿行,流连于咖啡馆和百货商店,将目光投向新女性、爵士乐队、妓女、乞丐和受伤退伍老兵等群体。韦茨也关注广播和电影如何改变公众聚会,使大众娱乐国际化。本书分章节探讨了魏玛的建筑、平面艺术、摄影、戏剧、哲学和性别的新理论,并附有大量精心挑选的插图;在选取各领域主要代表做深入剖析后,转而描述由他们的激进思想引发的反动。在关于共和国崩溃的讨论中,韦茨详细阐述了右翼对现代化的抵制以及民主精神的整体脆弱性。这是一部文辞生动、插图精美的作品,能给人带来智识上的挑战,无论专业学者还是历史爱好者都值得一读。
——《出版者周刊》(Publishers Weekly)
韦茨认为,1933年纳粹政变前,无论魏玛文化何其辉煌,魏玛民主制度都从未有过机会……但正如本书清楚表明的,这也是一个充满活力、生机勃勃的时代,涌现出了凯绥·珂勒惠支和乔治·格罗兹等艺术家,埃里克·门德尔松和瓦尔特·格罗皮乌斯等建筑师,阿尔弗雷德·迪布林、托马斯·曼和约瑟夫·罗特等小说家,以及贝尔托·布莱希特和库尔特·魏尔的戏剧,奥古斯特·桑德和莫霍伊-纳吉·拉斯洛的摄影作品,罗伯特·维内和弗里茨·朗的电影。
——《哈泼斯杂志》(Harper’s Magazine)
魏玛共和国历时14年,而第三帝国只维系了12年。然而,魏玛总是被视为第三帝国的序幕,这似乎是魏玛的失败造成的。实际上,正如韦茨所言,魏玛对第三帝国不负有责任;它是一个民主进步、心系社会的政府,在赋予工人权利、公共住房、失业福利和妇女选举权等方面,走在其他众多欧洲国家前面。但共和国自成立之初,就一直是反民主建制派右翼的眼中钉……韦茨仔细研究了魏玛的诸多方面,清晰地展现了这是一个多么非凡的时代……一部重要的佳作。
——《旁观者》(Spectator)
本书深入探讨了魏玛社会。韦茨从当时创作界拥抱魏玛共和国潜力的乐观精神中,看到了本书副标题中“希望”的一面;从建制派右翼摧毁共和国的不懈图谋中,看到了“悲剧”的一面。
——《环球邮报》(The Globe & Mail)
这本精心之作有着毋庸置疑的动人力量,既在于对文化、日常生活、艺术、文学和哲学的描述,也在于对普通人所处变革世界的深刻理解。
——《德国研究评论》(German Studies Review)

买卖二手书,就上旧书街。旧书街二手书交易网-您身边的旧书网站